除了肺癌,空氣污染還會增加普通人患上慢阻肺的風險,同時也會增加慢阻肺患者的住院風險和死亡風險,劉又寧教授表示。一項針對廣東省4個地區(廣州與湛江分別代表城區,韶關和河源分別代表農村地區),歷時4年(2012-2015),受訪者為20歲以上人群的研究顯示,高濃度PM暴露與慢阻肺患病率增加、肺功能下降之間呈高度相關性。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空氣污染與兒童健康:清潔空氣是良策》報告明確指出,空氣污染會增加兒童期哮喘發生風險,導致兒童期癌癥。研究者對來自于12個國家的35項研究進行了分析,并評估了包括心衰在內的空氣污染健康影響。結果顯示,所有氣體和顆粒空氣污染物(臭氧除外)都與心衰住院或死亡增多相關。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每升高10ppm,相應風險分別升高2.36%和1.70%;顆粒物每升高10-μg/m3相應風險升高2%。

不同人群對環境中有害因素的反應存在差異,通常把對環境中有害因素反應更為敏感和強烈的人群稱為易感人群。而室內空氣污染的易感人群主要有三類:老人、孕婦和兒童。
一是老人、孕婦、兒童的身體本身免疫力較差,抵抗力弱;
二是他們在各種室內場所度過的時間相對較長,據統計,城市居民八成的時間是在室內環境中度過的,在此情況下,對室內有害物質的攝入量會相對較多,也更容易受到室內污染的健康危害;
三是兒童和孕婦的呼吸頻率比一般人要快些,像嬰幼兒呼吸的速度幾乎是成人的兩倍,每單位體重吸入的空氣量更多,加上其呼吸系統和免疫系統正在發育當中,因此空氣污染給兒童造成的危害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