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OC和VOC之間的區別:化合物的揮發性通常通過其沸點來衡量。化合物的沸點越低,它的揮發性就越大。大部分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會以氣體或液體氣溶膠的形式存在。這些揮發性化合物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和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SVOC)。
揮發性有機化物VOC是在常溫下,沸點50℃至260℃的各種有機化合物。它們在極低的沸點下很容易蒸發成氣體,這使它們有可能在正常的室內溫度和壓力下蒸發。

相比揮發性有機物VOC,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SVOC揮發性不如VOC,具有較高的沸點,它更難降解,存在時間更長。盡管SVOC只占VOC總量的極少部分,材料和產品的SVOC排放仍受到了極大關注,因為這些化學物質可附著在室內的各種表面上,如大氣懸浮顆粒、灰塵和人體皮膚上。
VOC和SVOC之間的另一個區別是,VOC釋放時會散發香氣,因此很容易通過氣味注意到。SVOC則沒有香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堆積在灰塵上,因此更難察覺。
我國城市室內空氣污染主要來源于室內裝修裝飾材料,SVOC也不例外。其主要來源有三個方面:
助劑:為增強材料柔韌性和拉伸性的增塑劑,其代表污染物為鄰苯二甲酸酯;阻燃劑則用于提高材料的抗燃性,代表污染物為十溴二苯醚。
殺蟲劑:我國是衛生殺蟲劑的生產和消費大國,衛生殺蟲劑中的有效成分及燃燒產物絕大多數是SVOC。
燃燒產物:其產生SVOC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燃燒材料自身的SVOC受熱散發至空氣中,二是不完全燃燒過程產生的新的SVOC。該過程中最常見且危害最大的有害產物是多環芳烴。中式烹飪過程、燃煤和香煙均會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

由上述途徑散發出的SVOC,由于其吸附性很強,因此可很快吸附在室內顆粒物、降塵及各種室內材料和物品表面,當吸附達到一定量后,吸附的SVOC也會再次散發到室內空氣中,直到達到平衡狀態。下圖則展示了室內SVOC的存在形式及進入人體的三種途徑:吸入、皮膚接觸、口入。

SVOC對人體健康有嚴重負面影響,尤其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呼吸系統造成損害,其中鄰苯二甲酸酯(PAEs)會導致系列嚴重健康危害:使兒童產生過敏癥狀,增加哮喘和支氣管阻塞的風險,并可造成內分泌失調和發育早熟,還可造成成年男性肺功能和甲狀腺功能減退以及代謝功能紊亂。另外,有些SVOC甚至有致癌效應,如廚房內多環芳烴的致癌風險是苯的7倍,甲醛的5倍。
發表于國際著名期刊《柳葉刀》子刊:《柳葉刀-行星健康》的一篇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趙彬教授、南京大學建城學院助理研究員施珊珊及美國杜克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張軍鋒合作的名為《住宅室內空氣凈化措施對SVOC致癌風險的影響:綜合模擬研究》研究文章顯示:

研究發現,在不使用任何空氣凈化手段的自然通風住宅中,約有97%及76%的目標人口對應暴露于BaPeq(等效苯并芘)和DEH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的癌癥風險增量超過10-6(美國環保局規定限值,超過此限值說明致癌風險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