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室內環境污染”已經成為繼“煤煙污染”和“光化學污染”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空氣污染問題。近年來研究表明,室內空氣質量不僅受室外大氣污染物的滲透、擴散的影響,而且受室內污染源的影響,而裝飾裝修材料則是室內的主要污染源。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購房、居室裝修已經成為消費熱點。內墻涂料因色彩豐富,耐堿、耐水、耐粉化,施工簡潔,價格合理,成為室內裝修的首選材料。但是,市場上
內墻涂料質量良莠不齊,有害物質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給室內空氣帶來一定程度的污染,由此誘發各種疾病,嚴重影響居住者身心健康。
對于室內空氣污染可能來源,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分析:國家標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 內墻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 GB18582-2008對內墻涂料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游離甲醛和重金屬(可溶性鉛、鉻、汞)作了限量規定。對于內墻涂料來說,這些有害物質的可能來源如下:
(1)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內墻涂料可能產生VOC的組分原料有醇類溶劑、成膜助劑和乳液(確切說是乳液中的殘余單體和乳液生產中所使用的揮發性助劑)等。
(2)游離甲醛:內墻涂料的原材料一般不含甲醛。但使用的某些助劑,主要是某些含甲醛的殺菌防霉劑和可能釋放出甲醛的殺菌防霉劑。有些乳液也可能含有微量甲醛。
(3)重金屬:可溶性鉛、鉻、鎘離子主要來源于含重金屬的顏料,往往是紅色顏料、黃色顏料,如鉻黃系顏料(檸檬黃、鉻黃和鉬鉻黃等)、鉬鉻紅、鎘紅、鎘黃等。可溶性汞主要由防霉殺菌劑帶入。
環境友好型內墻涂料分類圖如下所示:
無溶劑涂料。20世紀70年代中期,由于發達國家關于減少涂料中VOC含量的環境法規的強制執行,促進了高性能防護涂料中高固體無溶劑涂料技術的發展。無溶劑型涂料一般均為雙液反應型,即分成樹脂(A劑)和硬化劑(B劑),有時尚需特殊添加劑,如抗氧化劑、抗UV劑、熱穩定劑、流平劑等,一般均在使用前加入樹脂中混合,然后再與硬化劑作交聯反應而成為涂料。常見的無溶劑雙液型涂料有:環氧樹脂、丙烯酸聚氨酯樹脂、聚氨酯、聚脲樹脂等。雙液型涂料的好處是在使用時,利用交聯聚合以形成涂料的主體,其化學反應的均一性非常好,因此,一般物性均要比單組分溶劑型涂料優秀,特別是在耐候性、耐磨性、機械強度等各方面均有明顯的優點。而且,有很多可以選擇的原料,利用不同原料做出的配方可以滿足不同產品在物理或化學性質上的特殊需求。
水性涂料是60年代初期研制出的一類新型涂料,根據樹脂的類型可分為稀釋型、膠體分散型、水分散型或乳膠型三種主要類型。水性涂料的主要品種有醋酸乙烯酯漆、水性環氧自干漆、水性醇酸氨基烘干漆、水性聚氨酯漆、有機硅丙烯酸酯和含氟丙烯酸酯等系列涂料。水性涂料的最大特征是以水取代有機溶劑作溶劑,與溶劑型涂料相比,不僅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不污染環境等特點,而且從根本上消除了溶劑型涂料在生產和施工過程中因溶劑揮發而產生的火災隱患,也減少了有害有機溶劑對人體的危害,深受廣大用戶的喜愛。
粉末涂料是一種含100%固體分、以帶電粉末粒子進行涂裝、經加熱熔融—流平—焦化—固化而成的新型涂料,整個涂漆干燥過程中均無有機溶劑參與,甚至在整個粉末涂料生產過程中也無需溶劑參與,所以對環境保護十分有利。特別是它以粉料包裝,在運輸、儲存、施工操作等方面都比傳統工藝安全方便,火災的危險性也很小。
高固體分涂料。一般的溶劑型涂料溶劑占60%~80%,固體分較低。隨著環境保護法進一步強化和涂料制造技術的提高,高固體分涂料應運而生。一般固體分在65%~85%的涂料均可稱為高固體分涂料。高固體分涂料發展到極點就是無溶劑涂料(無溶劑涂料又稱活性溶劑涂料),如近幾年迅速倔起的聚脲彈性體涂料就是此類涂料的代表。高固體分涂料主要應用于汽車工業,特別是作為轎車的面漆和中涂層使用占有較大的比例。美國已有固體分90%的涂料用作汽車中涂層,日本也逐漸接近美國的水平。目前,高固體分涂料的主要品種為氨基丙烯酸氨基聚酯及自干型醇酸漆。另外,石油化工貯罐及海洋和海岸設施等重防腐工程等也在采用。高固體分涂料絕不是對傳統涂料簡單、機械地減少有機溶劑的用量來達到,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必須通過認真開發研究來解決。高固體分涂料的核心問題是設法對傳統的成膜物質降低相對分子質量,降低黏度,提高溶解性,在成膜過程中靠有效的交聯反應,保證完美的涂層質量達到熱固性溶劑型涂料的水平或更高。具體合成高固體分涂料的技巧主要是通過合成低聚物可大幅度地降低成膜物的相對分子質量,降低樹脂黏度,而每個低分子本身尚須含有均勻的官能團,使其在漆膜形成過程中靠交聯作用獲得優良的涂層,從而達到和傳統的涂層具有相同的性能。另外需選用溶解力強的溶劑,更有效地降低黏度。
總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環保意識不斷增加,各行業越來越多地選擇環境友好型的涂料,因此要不斷開發環保型涂料,滿足現代環保市場的需求。